在摩托车传动机构中,变速器、后传动等都是采用齿轮传动,由于其工作条件与发动机不同,因此对性能要求也不同。
齿轮的润滑机理:在齿轮存在有润滑剂的情况下啮合时,润滑油膜就有发生分离两轮齿面的趋势,当负荷低时相啮合的轮齿之间具有较厚的油膜;负荷增加时,啮合区的压力也增加从而引起油膜厚度的降低,当负荷足够大时,齿面间油膜便不能阻挡相啮合轮轮齿表面最高点的接触,从而发生擦伤磨损或胶合现象。
根据润滑理论,齿轮润滑也存在着三种润滑方式,即:流体动力润滑,边界润滑,混合润滑。
由斯特里贝曲线与润滑类型关系可知,当摩擦副处于流体润滑状态时,润滑剂膜厚度h和表面粗糙度综合值R的比值约为3以上,典型膜厚约为1μm~100μm。摩擦表面完全为连续润滑剂膜所隔开,由低摩擦的润滑剂承受载荷,磨损轻微,由此推断:当齿轮摩擦处于流体润滑状态,其摩擦系数很低,其齿面金属不直接接触,齿面不会出现擦伤和胶合现象,磨损很少。而在实际工作中,齿轮在重载、高速状态工作,其滑膜状态多处于边界润滑区域,其h与R的比值小于0.4~1时,典型膜厚约0.05μm~0.01μm。
齿轮油的主要作用是在齿轮的齿与齿之间的接触面上形成牢固的吸附膜和化学反应膜,以保证正常的润滑及防止齿面间胶合,因此应有良好的极压性、较低的成沟点、低温流动性、良好的抗氧化安定性、好的抗泡性与防锈性、合适的粘度以及与密封材料好的适应性等。
国产齿轮油沿用API质量等级分类,从低到高分为GL.1、GI。.2、GL一3、GL一4、GL一5、GL一6六级;沿用SAE的粘度分类,粘度从低到高分为75W、80W、85W、90、140、250六级。
在雨天、重负荷或长途行驶时,应勤换齿轮油,换油时取下注油与放油螺灯,起动发动机暖机3~5 min后放油,放完后拧上放油螺钉,慢慢注入齿轮油,直至与孔下口平行为止,上好注油螺钉以防机油渗出。通常加入GL-4或GL.5 80W/90齿轮油即可,对寒冷地区应选用GL-4、GL-5 80W/90齿轮油。
|
|